辽宁盘锦双台子区红旗街道的一位名叫孟桓羽的00后大学生,他把自己暑假勤工俭学积攒了的3000元现金全部捐献出来,用实际行动支持一位需要帮助的准大学生。
3000元,是大连财经学院大一学生孟桓羽一个暑假打工实习的工资。临近开学,他没有用这3000元买下自己放在网站购物车里心仪许久的球鞋,而是将钱送到了盘锦市双台子区赵家村需要帮助的学生竹竹手中。
“3000块不算多,但是我自己辛苦打工挣的,我希望这些钱能够变得更有意义!”言语中孟桓羽透着些许自信与自豪。“希望能给他们带去一点温暖。”
8月20日,家住在双台子区红旗街道的孟桓羽结束了暑期实习工作,便拿着3000元工资找到了区里部门。在工作人员的帮助下,与刚刚收到辽宁师范大学海华学院录取通知书的竹竹见了面。“虽然没能买成名牌球鞋,但是这3000元捐款更有意思。”孟桓羽自豪的说。
“大学里,我就看到很多同学勤工俭学,当时我就暗下决心,希望有一天能够尽自己的一份力量去帮助需要帮助的人。”孟桓羽说。而在竹竹家中,孟桓羽也鼓励这位将要跟自己一起在大连努力学习的妹妹,“只有知识才能改变命运,你要努力加油。”孟桓羽耐心地叮嘱说。两个人还互留联系方式,方便在日后的学习生活中互帮互助。“学校一直教育我们要懂得感恩和回报社会,我也希望将来能尽自己所能带给更多的人温暖,为社会做出一点贡献。”手握3000元爱心资金,竹竹激动地说,“要珍惜上大学的时光,做好学业规划,敢于追逐梦想,毕业积极建设家乡。”
孟桓羽还与竹竹分享学习心得和未来规划,家乡的喜人变化,感叹国家的飞速发展,互相鼓励毕业回家乡发展。
尽管孟桓羽是一名00后,但记者了解,这不是孟桓羽第一次送温暖,从小到大,他是敬老院、儿童福利院的常客,每年他还会寄一些爱心包裹或者是自己穿小了的衣服给山区的小朋友。“那些老人家和小朋友,你对他们好,他们都会记得你的,能够帮助他们我也很高兴。”孟桓羽在一次次的送温暖中,更深切地感受到了“赠人玫瑰,手有余香”这句话的含义。孟桓羽能有这样举动,家庭给他的影响很大。在家里长辈的影响下,他深刻地明白,现在拥有的所有幸福生活都是来之不易的。上了大学以后,虽然家庭条件不错,但是孟桓羽依然利用假期出去打工。能够提高自己的专业能力,走入社会才能更好发挥自己的力量,做一个对社会对国家有用的人。”
辽沈晚报记者通过双台子区文明办联系到孟桓羽:“不要宣传,不要宣传,我只想默默无闻的帮助暂时有困难的人,这太微不足道了。”
“我作为一名当代大学生,不仅要学好专业知识,还要承担自己的社会责任,通过青年志愿服务为国家和社会的发展做出自己的贡献。”
“我会一辈子做一个默默无闻的志愿者,在奉献社会中提升自己的人生。”孟桓羽坚定地说,以后假期还会用自己打工赚的钱去帮助有困难的人,这样比买名牌球鞋更有价值和意义。